欢迎访问范文帮范文大全网!

九年级上册语文《格列佛游记》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作者假借虚构人物,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描写一系列神奇的旅行经历,反映了当时英国议会中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九年级上册语文《格列佛游记》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九年级上册语文《格列佛游记》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

2、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段。

3、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作者鲜明的思想倾向以及对时代风貌独具个性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4、启发学生能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感悟。

5、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与之相似的其他文学作品。

一、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如:1.你有没有读完本书?

倘若否定为什么?

倘若肯定你对小说的感受是怎样的?

2.有没有看过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或动画片等? 你认为小说有趣还是电影有趣? 两者有什么不同?

二、了解小说基本内容

1.小说是第几人称的?主人公是谁?

2.格列佛的身份是怎样的?他是怎样的人?

3.格列佛游历了哪些国家?

——利立浦特(小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勒皮他(飞岛国)、慧骃国

4.请学生分别具体讲讲格列佛在这几个国家的经历。

5.小组研究(在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研讨)

①作者为什么要设定人物是一个外科医生且在海上工作?

(情节、故事背景新大陆的发现、构思等方面考虑)

②格列佛游历的那些国家那一个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又如哪一个国家最有趣、最荒诞?哪一个国家你最想去?为什么?)

三、你认为小说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学生可能的回答:想象奇特、荒诞不经、夸张有趣……

四、了解小说的表现手法及主题

——反讽、影射、象征、寓言

1、了解作者和历史背景,以更好的了解小说主题和表现手法。

①作者介绍(结合P112)

②历史背景——18世纪的英国

农民争取土地的斗争,反对圈地运动;

两个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为各自利益而争斗;

英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与荷兰争夺海上贸易权;与爱尔兰的矛盾)

2、作者如何在作品中影射、象征、讽刺英国社会中的矛盾问题的,如:

①保护每个人的法律,怎么竟然会将人家毁掉?

②一经他们(律师)的手,任何的财产不是得到保护,而是丢失,那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人?

3、结合书中所选小说章节,进一步认识作者对英国社会的讽刺,对人性的批判。

五、《格列佛游记》与《鲁滨逊漂流记》的关系

六、课外作业:推荐阅读比较

《镜花缘》、《猫城记》、《儒林外史》

《格列佛游记》知识要点

一、基本常识:

1.《格列佛游记》作者是英国的斯威夫特。

2.《格列佛游记》主人公是英国船医格列佛,他善于学习,心地善良,但自傲自大,自以为是,他先后游历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智马国等地。

3.著名网站“雅虎”其网站名源于《格列佛游记》中的耶胡。

二、故事情节

1. 利立浦特游记

①格列佛是英国的一位中年医生,非常喜欢航海冒险。一六九九年春天,格列佛在威廉•布利查船长领航的“羚羊号”上担任随船医生,打算航行到南洋去。五月在驶向东印度群岛时遭遇暴风雨,船撞礁石沉没,格列佛泅水得以逃生。

②格列佛被动俘时,小人国正面临内忧外患,内忧是国内低跟党与高跟党党派纷争激烈,外患是皇帝的“小蛋头”政策引起和邻国的血战。

③小人国的大臣们都会在离地十二寸的绳上跳舞,这是因为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另外朝廷官员时常奉命在皇帝面前表演,按照技术的高低获得各种丝线,作者借此抨击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聩无能,无情地讽刺了高官厚爵获得者们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小人国绳上跳舞跳得最高的人是财务大臣佛林奈浦,其次是内务大臣瑞颛沙,他是格列佛在小人国的好朋友。

④小人国法律比较特别,比如欺诈罪罪和忘恩负义罪通常被处以死罪。

⑤两个小人国之间的战争延续了36个月,格列佛将敌国的五十只战舰拉回港口,使两国缔结了和约。

⑥在两个敌国朋友的帮助下,格列佛将敌国五十只战舰又拉回去,逃离出了利立浦特小人国,并乘英国“冒险号”商船回到了英国。

⑦小人国游记主要讽刺的对象是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政治和各个统治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格列佛游记》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据说伏尔泰、拜伦、高尔基和鲁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我深深地崇拜着鲁迅,他用枯黄却瘦劲的手指着青年前进的方向,于是我便朝着那个方向,看上了《格列佛游记》--爱屋及乌。但是看过之后,大呼\'上当\'也于事无补,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可以问问别人对斯威夫特怎么看,来显示自己是\'文学青年\',更实际地是写一篇不伦不类的读后感交上去凑数。

每当回想起当年看这本名著的时候,历史的沧桑感便涌上了心头,那些日子真是没有成就感受,很失败。一天仅仅十几页,举\'目\'维艰,冷不防冒上一句\'往事不堪回首\',发自于肺腑啊!

打个比方,读《围城》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就像是用地道战地雷战打鬼子,越打越过瘾,正打在关头上,钱钟书先生将大笔一搁,鬼子投降了;读《骆驼祥子》也挺爽,应该属于三大战役的那种,共军三下五除二地把蒋介石赶到了台湾,我也三下五除二地干掉了老金;但读《格列佛游记》就大不一样了,是一种受罪,就像血战台儿庄一样,拉锯战,特艰苦卓绝,不但要跟斯威特作斗争,还要与瞌睡虫作斗争,不过\'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我还是取得了\'格列佛大捷\',但损失惨重,至今想起来还余悸不已。

因此,此后,看到鲁迅拿着烟斗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总会口不自禁地唱道:\'都是你的错,是你骗了我,还让我不知不觉满足被骗的虚荣\'……

但是,尽管受了骗,并未影响鲁迅在我心的地位,我依然固执地认为:斯威夫特是不能与鲁迅同日而语的。

鲁迅,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斯威夫特何许人也?英国十八世纪罪恶腐朽的资产阶级中的一员。他们的阶级属性有着本质区别(如果赶上\'_\'就好了,分清敌我很重要啊)。其二,鲁迅是国产的,斯威夫特是洋货(这好像是废话)。至于第三点,我认为是最最重要的,鲁迅的文章虽艰深生涩但我依稀可辨,斯威夫特的译本虽然都是大白话,但我就是不知所言,所言何干。

经过一番换位思考,我作出如下推测:大不列颠的可爱青年们也必然不知道鲁迅在说些什么,要表达些什么,以及\'可能吧--那简直就是一定的\'那种鲁迅特色的矛盾句式。

他们正如我一样。

究其原因,彼此在不同的国度,承着不同的文化,对于过去,对于历史,自己的从小就了解,别人的很少去触及。而没有一定的知识垫底,去读这种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指桑骂槐的作品,看不懂是不足为奇的。

我不知道十八世纪美国的辉格、托利两党缠绵悱恻、暧昧的关系,当然也就无从体会斯威夫特笔下的争论吃鸡蛋应先敲哪头、 鞋跟之高低等\'原则\'问题的\'高跟党\'与\'低跟党\'的妙处。

我错怪斯威夫特了,我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而后来的斯威夫特也渐渐变得可以理解了,给我的感觉是他很正义。

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yahoo,不是\'雅虎\')。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看完《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不能不审视自己,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

有一句话,我认为评论得很经典:以夸张渲染时代的生气,藉荒唐痛斥时代的弊端;在厌恨和悲观背后,应是一种苦涩的忧世情怀。

没有想到在那些朴实得如同流水账的大白话游记中竟蕴含着这么深邃的内涵。

我知道,《格列佛游记》还需要再读上一遍,抑或是更多遍。这应该是以后的事了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五篇

★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模板五篇

★ 初中初二上册语文《老王》板书设计教案

★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10篇

★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5篇

★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 初中语文太阳船教案

★ 文小秘,你身边的文字小秘书,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 微课初中语文教学设计5篇

★ 语文教案范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